學術講座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講座 > 正文

【材料科學名家系列講座32】伯明翰大學材料研究領域及碳基材料表面離子多功能化等先進表面工程技術發展

來源: 時間:2024-06-18 10:46:08 作者: 董漢山 教授 點擊:

報告題目:伯明翰大學材料研究領域及碳基材料表面離子多功能化等先進表面工程技術發展

報告人:董漢山 教授

邀請人:胡春華、趙小輝

主持人:王文權

報告時間:2024年6月19日14:00-16:00

報告地點:機械材料館209

主辦單位:汽車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伟德bv1946官网,材料連接團隊

摘要:英國伯明翰大學創建于1900年,是世界排名80 的研究型大學。大學的材料研究始于1881年,曾經引領世界物理冶金的前沿,創立了舉世聞名的‘柯氏氣團’理論。中國金屬物理、冶金史學科奠基人柯俊教授予1948年畢業于英國伯明翰大學材料學院。英國伯明翰大學在機構材料、航空材料及材料加工等方面享譽世界材料研究領域。近年來,伯明翰大學在新能源材料、特殊工況下使用材料及先進材料加工技術(增材制造,表面工程)方面得到快速發展。此次報告将首先介紹伯明翰大學材料研究的領域及方向,期間将着重報告表面工程中心近年來的研究課題和先進技術發展,包括碳基材料表面的離子多功能化、钛及锆合金的綠色表面轉化等先進表面工程技術的研究發展現狀。其次将介紹伯明翰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的教學發展及國際⏭➰與交流。

報告人簡介:董漢山,英國伯明翰大學材料學院表面工程教授、博士生導師、表面工程研究室主任、 英國材料學會理事、英國物理與工程基金會IMPaCT博士培訓中心伯明翰大學部主任,學院國際⏭➰研究交流主任、《中國表面工程》雜志國際編委、英國材料學會理事、英國和歐共體科研基金機構評委。董教授長期從事材料表面工程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先後承擔和主持包括英國政府,歐共體,中英⏭➰項目在内的20餘項科研項目。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钛合金陶瓷轉化及氧擴散硬化技術,不鏽鋼、钴鉻合金及中高熵合金的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和活化屏等離子技術,碳釺維表面活化處理技術,表面接觸力學計算機模拟和接觸疲勞壽命預測技術,納米壓入及TEM微觀結構分析技術等。獲英國、歐共體及美國專利六項,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60餘篇,SCI引用達6000多次,h指數或(h-index)38。獲英國材料學會‘Harry Flower’钛合金科學獎。


版權所有© :伟德·国际-WWW.bv1946.COM|官网|安全|稳定|信誉

☯⚜☯: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郵編:130022

電話:0431-85094375

E-mail:cailiao@jlu.edu.cn

Baidu
sogou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